“碳達峰”“碳中和”循環經濟規劃“助攻” 再生有色金屬增產預期利好下游
發布時間:2021-07-12 09:58:31來源:
也有行業人士指出,“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再生有色金屬因碳排放量少而更有優勢,規劃發出的信號很明顯,就是希望替代部分原生有色金屬,從行業現狀來看,規劃對銅行業影響有限,鋁、鉛行業格局或有變化。
再生有色金屬增產利好加工企業
規劃顯示,2020年再生有色金屬產量1450萬噸,其中再生銅、再生鋁、再生鉛產量分別為325萬噸、740萬噸、240萬噸。規劃提出,到2025年,再生有色金屬產量達到2000萬噸,其中再生銅、再生鋁、再生鉛產量分別達到400萬噸、1150萬噸、290萬噸。
按照規劃要求,到2025年,再生有色金屬年產量較2020年增37.93%,再生銅、再生鋁、再生鉛增幅分別為23.08%、55.41%、20.83%。有色金屬行業人士介紹,盡管上述三類金屬冶煉加工工藝有差異,但總體來看,提升上述三類金屬的再生品產量,是有利于下游加工企業。
那么,再生有色金屬增產會如何影響下游加工企業?市場是否會對再生有色金屬產品戴“有色眼鏡”嗎?
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海亮股份證券部,后者是全球最大、國際最具競爭力的銅加工企業之一。海亮股份證券部表示,原生電解銅和再生銅在公司生產過程中都有使用,具體比例會按照客戶產品規格要求來定,不管原料是使用電解銅還是再生銅,出廠產品都是質量達標的產品。
蘇州某鋁材機械加工廠負責人透露,越下游的加工企業對上游原材料“身份”越不關注,他以自家工廠為例,工廠按照下游的汽車、自動化設備等客戶提供的圖紙要求來加工,采購的原材料是上游鋁廠生產的標準化鋁型材,至于鋁型材生產過程中使用原生電解鋁或再生鋁,并不在他的考慮范圍之內。
上述行業人士表示,正常情況下,再生有色金屬有價格優勢,加工企業使用再生品能擴大利潤空間。
鋁、鉛行業格局或發生變化
據了解,原生有色金屬通過冶煉有色礦產生產出來,再生有色金屬原料是含有金屬元素的廢舊產品、廢料等。上述行業人士介紹,鑒于生產工藝不同,廢銅、廢鋁是在冶煉環節的下游加工環節中使用,廢鉛可以在冶煉環節中使用,相比鋁、鉛行業,目前國內對再生銅重視程度不夠,規劃主要影響的是鋁、鉛行業。
以鋁行業為例,我的有色網數據顯示,近年來國內再生鋁原料廢鋁的供應量難以滿足需求量。我的有色網廢鋁資訊分析師張江帆表示,2017年以后,隨著鋁加工行業利潤的逐步降低,鋁加工企業開始使用廢鋁作為原材料降低生產成本,廢鋁的運用開始進入到鋁棒、鋁板帶箔及鋁桿行業,從此廢鋁需求量增長開始加快。
“以前小企業多,現在更多的大型企業和資金也開始關注再生鋁。”張江帆認為,雙碳背景有利于推動我國再生鋁行業格局改善,預計2021-2022年廢鋁消費增速有望繼續增快,國內鋁加工企業更多的會使用廢鋁。
某電解鉛行業人士介紹,鉛的主要應用是在鉛電池,整個鉛產業鏈中,終端電池廠商相對強勢,像天能股份、駱駝股份這樣的鉛電池大廠,都自建廢電池回收渠道,規劃提出再生鉛增產,會強化鉛電池大廠行業地位,中小冶煉廠家或許會被淘汰,鉛冶煉環節行業集中度有望提升。
“就我個人理解,規劃對我們是利好的,”豫光金鉛董秘苗紅強表示,公司在全國各地有回收鉛電池的網點,一直做的就是循環經濟,原生鉛和再生鉛都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