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鋁協確定鋁工業減排路徑,廢鋁回收價格穩定
發布時間:2021-04-23 10:25:27來源:
報告指出,2018年,全球鋁需求量為9500萬噸。其中,三分之二的產量由原鋁(礦石生產)供應,三分之一由回收鋁供應。在未來幾十年,人口和經濟將迅速增長,意味著到2050年,全球鋁需求將增長80%,但這一需求量將由回收鋁和原鋁共同實現。盡管回收鋁的供應量預計將有所增加,但國際鋁業協會估計,到2050年,每年原鋁的需求量仍將高達9000萬噸。
國際鋁業協會在報告中指出,2018年,鋁行業總排放量為11億噸CO2當量,按照“照常經營”情境,預計到2050年鋁業碳排放量將達到16億噸。在“2℃優化情境”(B2DS)下,行業需要將其總排放量從現有的基準水平降至2.5億噸CO2當量。
為實現這一目標,國際鋁業協會在滿足鋁需求日益增長的同時,確定了三種減排路徑,分別為電力脫碳、減少直接排放、循環利用和資源效率,這三種路徑都將通過現有的、新的、正在開發的以及尚未開發的技術工藝組合來共同實現。
電力脫碳
原鋁生產是一種電能密集型工藝過程,在鋁行業2018年11億噸CO2當量的排放量中,有超過60%的排放量來自于該行業所耗電能的生產過程。目前,原鋁行業三分之二的電力需求由鋁生產商自備和自營的發電廠滿足。其中,大部分發電廠燃燒化石燃料,是電力行業最新、最高效的產能之一。因此,脫碳發電和碳捕獲利用和儲存(CCUS)技術的部署將是發電廠、電力用戶以及冶煉廠最重要的減排措施。
減少直接排放
鋁業中非電力相關排放的主要來源是燃料燃燒、冶煉廠陽極消耗、輔助原料和運輸。這類排放目前約有4億噸CO2當量,在“照常經營”情境下,2050年將達到6億噸CO2當量;同時,截止到2050年,在“2℃優化情境”下,即使鋁需求量增加了80%,此類排放量仍需要減少至2.5億噸左右。其中,用以供給熱量和蒸汽的燃料燃燒所導致的直接排放量占該行業排放量的15%(2018年數據)。所以,對于這些亟需改進的熱工藝過程,電氣化、綠氫、聚光光熱能量和CCUS技術為其提供了潛在的脫碳路徑。
循環利用和資源效率
廢鋁的獨特優點之一是具有無限的可循環性而不喪失其性能。數據顯示,通過回收利用消費后的鋁廢料,每年可以減少近2000萬噸的原鋁需求,每年可規避約3億噸CO2當量的排放量。而原鋁生產的平均溫室氣體排放量是回收利用消費后的鋁廢料排放量的25倍。據估算,截至2050年,通過對100%的鋁回收、改進廢料分類、消除對消費前廢料和金屬的損耗,可能將原鋁需求降低20%。這將在2050年額外減少3億噸絕對CO2當量的排放,與減少直接排放的影響程度相當。
國際鋁業協會同時指出,鋁業參與者的路徑選擇將取決于多種因素,包括獨特的能源條件、原材料和廢料的可用性、區域政策、投資選擇以及技術開發和實施的可用性、速度和成本??傊?,在滿足不斷增長的鋁需求的同時,這一大規模減排帶來的挑戰將由行業內和行業間的伙伴來共同應對。更為重要的是,隨著鋁行業的脫碳成本逐步升至上萬億美元,投資將成為2050年實現低碳鋁業的關鍵因素。